
作为第一家走进巴塞尔珠宝展的中国珠宝品牌,潮宏基一直致力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珠宝设计,为保护中华民族传统工艺,弘扬东方珠宝首饰文化,潮宏基本着发展中国现代珠宝首饰行业为己任,以 "保护、传承、修道" 的理念,斥巨资兴建珠宝首饰博物馆,并重点收藏中国传统银饰,将几乎濒临失传的工艺展现在世人面前,让世人去感受传统首饰的精巧,领略中华民族,特别是中国妇女曾独有的风姿和遗韵。
博物馆占地 2200平方米,共两层,以汉族贵金属传统首饰为主体。一楼为风雨桥展区和汉族展区,二楼为少数民族展区、现代饰品展区。截止目前,潮宏基臻宝首饰博物馆从全国各地收集藏品共计3000余件,其中汉民族饰品占藏品件数的5成以上,少数民族的主要有苗族、水族、蒙古族、藏族等,藏品中除大型展示套件外,主要集中在大量的银质挂锁簪钗发饰等。
风雨桥展区/汉族展区/少数民族展区/现代饰品展区
博物馆分为风雨桥展区、汉族展区、少数民族展区和现代展区,以汉族贵金属传统首饰为 主体,并收藏有苗族、水族、蒙古族、藏族等少数民族首饰,登记在库藏品超过3000件, 品类包括发饰、耳饰、项饰、手镯、戒指、佩饰和其他摆件,不仅展现了民族工艺出神入化的技法,更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的变迁。
风雨桥展区
本展区重点呈现镇馆之宝"花丝风雨桥"的原材料及配件细节,并以循环播放纪录片的形式展现"花丝风雨桥"制作全过程,突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"花丝镶嵌"工艺的精巧。
博物馆分为风雨桥展区、汉族展区、少数民族展区和现代展区,以汉族贵金属传统首饰为 主体,并收藏有苗族、水族、蒙古族、藏族等少数民族首饰,登记在库藏品超过3000件, 品类包括发饰、耳饰、项饰、手镯、戒指、佩饰和其他摆件,不仅展现了民族工艺出神入化的技法,更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的变迁。
汉族展区
汉族传统首饰,集美学与传统文化为一体,是物美与意美的集合,造图多用吉祥富有象征意义的纹样,工艺上展现了细腻精巧的审美追求。依照风格的不同,可分为宫廷流派和民间流派。宫廷珍品大气浑厚、精致典雅,明皇妃凤冠帽饰、清代点翠头饰等;而民间饰品纹样多变,多为银饰,生动活泼,像各类的簪钗、银手镯、银锁等。
博物馆分为风雨桥展区、汉族展区、少数民族展区和现代展区,以汉族贵金属传统首饰为 主体,并收藏有苗族、水族、蒙古族、藏族等少数民族首饰,登记在库藏品超过3000件, 品类包括发饰、耳饰、项饰、手镯、戒指、佩饰和其他摆件,不仅展现了民族工艺出神入化的技法,更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的变迁。
少数名族展区
少数民族的首饰种类繁多、用材丰富、造型夸张、选色大胆,由于自然环境、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的不同,孕育了各具民族特色的首饰文化。其中,银饰以苗、侗、水、瑶等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;蒙古族头饰多为花丝工艺成型,做工极为讲究;维吾尔族、藏族的首饰又各有不同特点。
博物馆分为风雨桥展区、汉族展区、少数民族展区和现代展区,以汉族贵金属传统首饰为 主体,并收藏有苗族、水族、蒙古族、藏族等少数民族首饰,登记在库藏品超过3000件, 品类包括发饰、耳饰、项饰、手镯、戒指、佩饰和其他摆件,不仅展现了民族工艺出神入化的技法,更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的变迁。
现代饰品展区
本展区的展品是现代中国珠宝业发展的缩影,也均是潮宏基历年来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上的获奖作品。设计是珠宝行业的核心驱动力,为了推动我国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,潮宏基自1999年以来曾三次冠名赞助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,并于2006年代表中国珠宝界首登国际珠宝舞台,以一场"紫气东来"走秀艳惊巴塞尔。潮宏基将坚持经典时尚的品牌路线,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美学和价值观,紧跟时代步伐,谨记历史使命。